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变态心理,是经历绝望后的被驯化
很多人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一知半解,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案件发生,但作为一种病态现象,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名词,但实际这个症状早已存在,只是没有被总结出来而已,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。
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认识

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名词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,是因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发生一起银行抢劫案,而引人关注的一种病症。讲述的是被劫持的人质,跟劫匪生活在一起一段时间后,破案时人作人员竟然拒绝出庭作证,反而同情和怜悯劫匪。

这种反常的行为引起人们的关注,在劫匪绑架人质后,劫匪一边威胁人质的生命安全,另一方面对人质基于基本的生活照顾,或者表现出仁慈和温柔的一面,导致人质对暴徒产生了同情和怜悯之心,忘记自己受害人的身份,这种病态的心理现象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。

可能有人觉得无法理解,没关系,说简单点,就是因为过于绝望的情况下,就会过分美化对方对自己的好,导致平常再正常不过的事,也被过分夸大以至于感恩戴德,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,清醒过来或旁观者就会认为是脑残的体验,发现自己被驯化了。

如果要类比的话,就像雷电法王杨永信,在“学校”里面被其无差别电了很久后,你正因为犯了点小错而担心被电时,杨永信竟然没有电你,你就会觉得杨叔真好,人生充满了生活的希望......但等逃出来后,就会发现,自己本就不应该被电,所以那个时候的心态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。

其实不只是身体上的虐待,现在还有很多人精神上出问题,特别是在感情方面,遇到渣男渣女,明知道在骗自己,但依旧会不断放大对方的好,不断说服自己,盲目的痴恋,为了接受对方,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底线,甚至给自己制造痛苦,而对方就是美好的一切,这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,所以需要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审视自己,是否存在这方面的问题。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qmcw.cn/baike/6494.html